2018-01-19 00:00:00 來源: 點擊:6047 喜歡:0
融資要經過八大環節,第一關就是估值。而一個項目的貴和便宜,最終取決于它能給投資人帶來多少回報。如果未來成為一家偉大的公司的概率比較高,它就應該有一個相應的資本市場的價格。
不過,一邊是創業項目接二連三的融資消息,一邊是投資人感嘆如何“瘋狂搶項目”和項目太貴。在熱錢大撒時代,創業項目的估值是如何評估出來的?如何判斷這個公司的估值有沒有泡沫?
有投資者表示,創業公司的估值如同紙媒的發行量、APP的下載量一樣,外界人永遠不知道具體的數字是多少。一般的創業項目對外公開的估值都會習慣性地“除以2”,個別企業會“除以4或5”,甚至有一些企業直接把估值當做融資額來發布。
此時,VC們開始將他們用一開始投入的“SmartMoney”套得的利益變現,剩下一群不了解市場的投資者們,繼續沉浸在暴富美夢。對企業實際價值的公正估計,變得極為困難,因為大量投資者都投入重金,大家都希望估價繼續膨脹。這種被貪婪驅動的盲目投資,最終會導致泡沫破裂。
巴菲特評價房地產泡沫時曾說:“泡沫形成的唯一原因,是人們一開始因為一個合理理由買入,但隨著時間推移,買入理由被扭曲。大量人不再在意一開始那個合理的理由,而僅僅關注價格的提升。”
下面,整理了一些估值的資料,包括投資機構通過投資前會從哪幾個方面考慮企業的估值;同一個公司A輪和B輪融資的估值為何會有巨大差異?以及從財務角度分享了公司估值的4種計算方法。
一、估值考慮的因素
任何一個VC在投資項目的時候,估值通常要考慮幾個因素:
第一,公司現在的業務和財務狀況,未來三五年你整個的預算大概是什么樣的。假設未來幾年你能夠上市,我會有多少倍的回報。他們通常會用這個方法計算之后,決定給你一個什么樣的估值比較合適。
第二,看看同行業里面有沒有類似的公司融資,或者是并購、上市,根據它們的情況估值。
第三,財務顧問公司也幫助公司來做整個估值的模型,比如財務發展、未來情況,大概未來會是怎么樣的市值。
第四,在任何一個行業里面,投的時候要看稀缺性。
二、同一個公司A輪和B輪融資的估值為何會有巨大差異?
當商業模式已經初步被驗證成功,創業者就可以考慮尋找A輪融資。因為這時候,如果投資人多給你一筆錢的話,這筆錢就能幫助你在產品完善、用戶規模、行業排名上上一個大臺階。
對創業公司的A輪估值一般是創業者動態詢價達成,初始價格是由創業者制定,然后將項目和價格報給數家業內的投資公司。如果有投資公司認為價格和項目匹配合理,就會達成一致;反之創業者則只能主動降價直到找到合適的投資人。
另外,在A輪的公司往往也還比較小,比較難靠運營數據判斷具體估值,一般國內標準的A輪融資都是在100萬—500萬美金,但也有極少數例外會達到1000萬美金,占股比例一般是20%左右。A輪融資的區間一般不可逾越,但比起天使階段時,還是有一些算法可以做為直觀的數據支撐。A輪的投資人會通過測算,要求創業者在拿到這筆資金后能達到多少用戶,需要使用多長時間,使用完后能達到什么樣的結果以及推算的原因。
等走到B輪融資時,每個公司融資的金額和估值差別已經拉開很大的差別。行規起的作用變小了,個體起的作用變大了,這時候的估值基本看項目做的好不好。
數據本身成長的速度、用戶體驗的改善,盈利的可能性,進一步驗證了創業項目在商業模式上的可行性。因此,在B輪融資時,投資人其實不會去拼命的壓低公司的價格,而是考慮如何幫助創業公司在細分行業內做到第一,拿到50%以上的市場份額。
另外,從B輪融資開始,以及以后的C輪、D輪等上市前的融資,都開始會通過公開市場的同等類型公司的估值作為一定參考和比對。一般來說,風險投資人在B輪期望的回報率都在7、8倍甚至10倍起,如果回報率過低,上市后還要再被稀釋一部分股權,那么投資人就有可能不會投資。
三、公司估值的4種計算方法
公司估值有一些定量的方法,但操作過程中要考慮到一些定性的因素,傳統的財務分析只提供估值參考和確定公司估值的可能范圍。根據市場及公司情況,被廣泛應用的有以下幾種估值方法:
1、可比公司法
首先要挑選與非上市公司同行業可比或可參照的上市公司,以同類公司的股價與財務數據為依據,計算出主要財務比率,然后用這些比率作為市場價格乘數來推斷目標公司的價值,比如P/E(市盈率,價格/利潤)、P/S法(價格/銷售額)。
目前在國內的風險投資(VC)市場,P/E法是比較常見的估值方法。通常我們所說的上市公司市盈率有兩種:
歷史市盈率(Trailing P/E)-即當前市值/公司上一個財務年度的利潤(或前12個月的利潤);預測市盈率(ForwardP/E)-即當前市值/公司當前財務年度的利潤(或未來12個月的利潤)。
投資人是投資一個公司的未來,是對公司未來的經營能力給出目前的價格,所以他們用P/E法估值就是:公司價值=預測市盈率×公司未來12個月利潤
公司未來12個月的利潤可以通過公司的財務預測進行估算,那么估值的最大問題在于如何確定預測市盈率了。一般說來,預測市盈率是歷史市盈率的一個折扣,比如說NASDAQ某個行業的平均歷史市盈率是40,那預測市盈率大概是30左右,對于同行業、同等規模的非上市公司,參考的預測市盈率需要再打個折扣,15-20左右,對于同行業且規模較小的初創企業,參考的預測市盈率需要在再打個折扣,就成了7-10了。這也就目前國內主流的外資VC投資是對企業估值的大致P/E倍數。比如,如果某公司預測融資后下一年度的利潤是100萬美元,公司的估值大致就是700-1000萬美元,如果投資人投資200萬美元,公司出讓的股份大約是20%-35%。
對于有收入但是沒有利潤的公司,P/E就沒有意義,比如很多初創公司很多年也不能實現正的預測利潤,那么可以用P/S法來進行估值,大致方法跟P/E法一樣。
2、可比交易法
挑選與初創公司同行業、在估值前一段合適時期被投資、并購的公司,基于融資或并購交易的定價依據作為參考,從中獲取有用的財務或非財務數據,求出一些相應的融資價格乘數,據此評估目標公司。
比如A公司剛剛獲得融資,B公司在業務領域跟A公司相同,經營規模上(比如收入)比A公司大一倍,那么投資人對B公司的估值應該是A公司估值的一倍左右。在比如分眾傳媒在分別并購框架傳媒和聚眾傳媒的時候,一方面以分眾的市場參數作為依據,另一方面,框架的估值也可作為聚眾估值的依據。
可比交易法不對市場價值進行分析,而只是統計同類公司融資并購價格的平均溢價水平,再用這個溢價水平計算出目標公司的價值。
3、現金流折現
這是一種較為成熟的估值方法,通過預測公司未來自由現金流、資本成本,對公司未來自由現金流進行貼現,公司價值即為未來現金流的現值。
貼現率是處理預測風險的最有效的方法,因為初創公司的預測現金流有很大的不確定性,其貼現率比成熟公司的貼現率要高得多。尋求種子資金的初創公司的資本成本也許在50%-100%之間,早期的創業公司的資本成本為40%-60%,晚期的創業公司的資本成本為30%-50%。對比起來,更加成熟的經營記錄的公司,資本成本為10%-25%之間。
這種方法比較適用于較為成熟、偏后期的私有公司或上市公司,比如凱雷收購徐工集團就是采用這種估值方法。
4、資產法
資產法是假設一個謹慎的投資者不會支付超過與目標公司同樣效用的資產的收購成本。比如中海油競購尤尼科,根據其石油儲量對公司進行估值。
這個方法給出了最現實的數據,通常是以公司發展所支出的資金為基礎。其不足之處在于假定價值等同于使用的資金,投資者沒有考慮與公司運營相關的所有無形價值。另外,資產法沒有考慮到未來預測經濟收益的價值。所以,資產法對公司估值,結果是最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