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址:上海市閔行區疏影路1280號
傳真:021-54883445
郵箱:sales@sansitech.com
上海三思憑借32年的技術積淀,持續突破LED顯示領域核心技術邊界,以“高可靠性、智能交互、低碳節能”為核心優勢,構建覆蓋全場景的顯示生態體系。以下從技術突破與標桿項目兩大維度,展現產品差異化競爭力。
鄭州二七廣場/上海三思
一、核心技術優勢
1. 共陰驅動與節能降耗
采用自主創新的共陰驅動技術,相比傳統方案節能40%以上,顯著降低大型顯示項目全生命周期運營成本。模塊化設計支持單點維修,減少停機損失,適用于需7×24小時運行的交通樞紐、應急指揮中心等場景。
2. 智能光控與場景適配
搭載環境光感芯片,可根據外部光線強度與色溫動態調節顯示參數。例如,博物館場景下自動匹配文物保護光照標準,商業場景中提升畫面視覺吸引力,實現“技術隱形,體驗顯性”的智慧化升級。
3. 裸眼3D與創意交互
依托微小間距顯示與動態渲染算法,打造無需輔助設備的裸眼3D效果。南京路步行街的異形裸眼3D大屏,通過建筑曲面與內容的精準匹配,成為城市網紅地標,帶動商圈客流量提升30%。
金鷹廣場/上海三思
4. 跨平臺兼容與快速部署
支持與物聯網設備、AI分析平臺的無縫對接,例如在智慧交通領域,LED情報板可實時接收路況數據并生成動態誘導方案,從硬件到系統實現“開箱即用”的部署效率。
二、標桿項目與場景賦能
1. 智慧商圈數字孿生系統
為上海某商業綜合體定制環形LED天幕,融合數字孿生技術構建虛擬消費場景。消費者通過AR眼鏡可預覽商品3D效果,商戶可實時監測人流熱力分布,優化店鋪運營策略。
2. 交通樞紐全息引導屏
在虹橋綜合交通樞紐部署的透明LED信息屏,疊加全息投影技術實現立體化導視。乘客無需駐足即可獲取換乘路線、班次變更等動態信息,提升樞紐運行效率與旅客體驗。
3. 文博展館沉浸式長廊
聯合故宮博物院打造的LED數字長廊,通過小間距屏陣列還原文物修復過程。觀眾觸控交互可調取不同歷史時期的復原影像,構建“活態化”的文化傳播模式。
4. 工業智造遠程協作平臺
為某汽車制造企業設計的分布式LED會議系統,支持4K級設計圖紙的多地同步標注與修改。工程師可通過手勢識別實現三維模型拆解,縮短跨區域協作周期。
福州“3820”戰略工程/上海三思
三、未來布局:技術融合與生態延伸
上海三思正加速LED顯示與元宇宙技術的融合,例如開發CAVE虛擬現實系統,支持汽車設計、醫療培訓等領域的沉浸式仿真交互。同時探索光伏一體化顯示屏,推動戶外大屏從“能源消耗者”向“清潔能源節點”轉型。
通過技術迭代與場景創新,上海三思持續鞏固其在高端顯示領域的引領地位,為全球用戶提供“看得見品質,用得出價值”的解決方案。